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面對失去

  一個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報紙。突然一陣大風把他新買的帽子刮落大海中,只見他用手摸了一下頭,看看正在飄落的帽子,又繼續看起報紙來。另一個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謝謝﹗”他仍繼續讀報。“可那帽子值幾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慮怎樣省錢再買一頂呢﹗帽子丟了,我很心疼,可它還能回來嗎?”說完那人又繼續看起報紙來。
  的確,失去的已經失去,何必為之大驚小怪或耿耿於懷呢?
  許多人都有過丟失某種重要或心愛之物的經歷;比如不小心丟失了剛發的工資,最喜愛的單車被盜了,相處了好幾年的戀人拂袖而去了等等,這些大都會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了陰影,有時甚至因此而備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調整心態去面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只沈湎於已不存在的東西,而沒有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人們安慰丟東西的人時常會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失去的單車懊悔,不如考慮怎樣才能再買一輛新的,與其對戀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去贏得新的愛情。
  我的兩個朋友曾結伴出門旅遊,在即將返回的時候他們發現錢包不見了。其中一個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尋了個遍,詢問了許多人,還到派出所報了案,結果一無所獲。而我的另一個朋友在發現丟了錢包之後,不是一味地懊悔,而是積極想辦法,考慮如何才能掙到回家的路費。他走進一家飯店,向頭家講明了自己的情況後,用給飯店洗菜的辦法為自己和同行的朋友掙得了回家的路費。他還從此和這家飯店的頭家交上了朋友,定期有信函往來。直到現下,一提起這件事他也總是說︰“旅遊的時間那麼短,有趣的事那麼多,為了丟失錢包而一直煩惱下去很不值得。”朋友的文化水準並不高,但他的話卻很有哲理。人生有許多事情要做,為什麼要為一時的失去而一直傷心呢?
  每個人都有過失去,但對其所持的心態卻不同。有的人總是向人反覆表明他失去的東西有多么好,有多么的珍貴……還有好多人則不同。比如,他們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後,不是一味地傷感,而是主動尋找新的工作;他們相信,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失去後還可以重新擁有。這才是成功者應具備的心態。

-

與身外之物保持距離

1
世上種種紛爭,或是為了財富,或是為了教義,不外乎利益之爭和理念之爭。當我們身在其中時,我們不免很看重。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遲早要離開這個世界,並且絕對沒有返回的希望。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也用魯濱遜的眼光來看一看世界,這會幫助我們釐清本末。我們將發現,我們真正需要的物質產品和真正值得我們堅持的精神原則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單純的生活中包含著人生的真諦。

2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於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濃薄,在智者的眼裡,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3
在大海邊,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遠離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聲。

4
外在遭遇受製於外在原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成為人生的主要態度。內在生活充實的人彷彿有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對變故和挫折持適當態度,心境不受塵世禍福沈浮的擾亂。

5
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度。

6
“距離說”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後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絕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7
物質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8
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捲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著變幻不定的海洋。

9
無論你多么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閒。唯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你的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嘗。如果沒有這個空間,你永遠忙碌,你的心靈永遠被與事業相關的各種事務所充塞,那麼,不管你在事業上取得了怎樣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損耗了你的生命而沒有品嘗到它的果實。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